您的位置:首页>频道 > 科技 >

黄旭华、曾庆存获最高奖 两位都是广东人

2020-02-03 10:11:56    来源:人民网

10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公布了此次获奖的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

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研究员2人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包括一等奖3项,二等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160项。

黄旭华、曾庆存获最高奖 两位都是广东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技界的至高荣誉。记者注意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中,“共和国勋章”总共授予8人,科技领域有5人,其中4人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此次获奖的黄旭华、曾庆存两位老先生,也都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比较巧的是,这两位科学家还都是广东人。

黄旭华,1926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1949年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核潜艇研究工作,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毕生致力于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与发展,是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先后担任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为我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曾庆存,1935年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1年在前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 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庆存是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国际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之一,为现代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两大标志一一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青年成基础研究生力军 自然奖最年轻团队平均35岁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在总结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特点时介绍到,从今年的获奖项目中可以看出,青年人才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生力军。

与基础研究高度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奖,2019年度获奖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龄44.6岁,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52.5岁,分别比2018年下降了2岁和2.6岁;超过60%的完成人为年龄不足45岁的青年才俊,有7项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年龄不到45岁;团队平均年龄不足45岁的项目26项,占比56.5%。最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

另外,国际科技合作领域也是别开生面。该负责人介绍,2019年度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参评人数、获奖人数和国别分布均创历史新高。10位获奖人既有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有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等欧美发达国家;合作领域既有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又有空气污染防治、疾病防控、新药研发等惠及民生的热点领域。

餐桌、照明……全面提升百姓幸福感

从获奖项目中,还可以看出,在创新驱动下,制造业正在转型升级,机械装备、新ー代半导体照明、航空安全和飞机制造等重要领域,多年的科研积累和沉淀厚积薄发,涌现出多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优秀成果。

比如在照明方面,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项目“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成果不仅让老百姓用上了便宜、可靠、节能的LED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带动了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迅速发展,支撑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照明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实现了中国照明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农产品安全方面,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有力提升了从生产到餐桌全过程的消费安全水平,经济社会效益重大。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农产品中典型化学污染物精准识别与检测关键技术”,针对14类覆盖93种化学污染物的分子印迹,以及农药制剂中的高风险助剂及其代谢物,建立了覆盖600多种污染物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技术产品和标准已广泛应用于政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和风险监测工作,以及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自检,部分产品已出口海外。

关键词: 黄旭华 曾庆存

相关阅读